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共产党简史》共10篇章、105小节。
粉碎了“四人帮”,举国欢腾。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面,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是人民的热切期待。这个时候,世界经济正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内外发展大势要求中国共产党尽快就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作出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总结了揭批“四人帮”的初步成果,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在为动员全党完成这个历史任务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确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建国32年来的功过是非,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党的民主集中制和各项组织制度、党的纪律作了更充分、更具体的规定。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召开。大会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十二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党章部分条文修正案的决议、关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定今后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确定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并在总结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理论概括。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一系列振聋发聩的新观点,后来被统称为“南巡讲话”。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来源:伊金霍洛党建】